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直属单位赛迪顾问获得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达到102.35亿元。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高达54%。
模切之家提醒您:外出记得佩戴口罩,抗菌隔离也很重要。安可抗菌健康膜,保护您的健康!
报告详细陈述了口罩的产能分布,其中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最为集中,分产业链看,上游以江苏、山东企业分布最为集中,拥有企业分别为13家、10家;中游以江苏、河南企业分布最为集中,拥有企业分别为24家、21家;下游以北京、上海企业分布最为集中,企业数量更是多达380家、189家。
医用口罩产值年内有望增长28%
在产业规模上,报告指出,2015-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业高速发展,产值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达到102.35亿元。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高达54%。
报告预计,2020年受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医用口罩产值增长率将显著提升(增长率预计可达28%),将拉动整个口罩产业产值增长,全年口罩产值将突破130亿元。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报告指出,中国口罩产能供给足以应对疫情,但是短期内口罩供给不足有三大原因:
一是前期储备不足;
二是春节假期开工不足;
三是民众对不同环境口罩选择认知不足。
中国口罩年产量约占全球的50%,工信部1月23日的数据显示,彼时很多企业正在停工休假,经过一番努力,中国口罩产量达到一天800万只以上,而在疫情未发生之时,中国口罩最高日产为2000多万只。
而根据用途,一般将口罩分为普通纱布口罩、医用口罩、日用防护型口罩和工业防尘口罩四大类。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产业链分布:长三角和京津冀最为集中
报告指出,口罩产业链清晰,上下游衔接顺畅,产品成熟度高。产能分布集中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且与区域产业基础有直接关系:上游原材料与中游生产企业多集中在传统医药基础良好的长三角地区,下游流通企业过于分散。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产业链来看,在上游,长三角地区是医用口罩产业链上游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企业总量占比达43.8%。其中,江苏省、山东省企业分布最多,分别为13家、10家。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中游,长三角地区是医用口罩产业链中游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企业总量占比达40%。其中,江苏省、河南省企业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24家、21家。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下游,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是医用口罩产业链下游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企业总量占比达64%。其中,北京、上海企业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380家、189家。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从技术上看,报告指出,医用口罩一般由三层组成,上下两面都是PP无纺布,中间一层一般选用20克重的熔喷布,起主要防护作用。而医用口罩防护等级高低的核心取决于熔喷布。
据悉,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这些具有独特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报告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原料被不断采用,原料复合和工艺复合不断增强产品的防护能力,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应对供需缺口可适当放宽生产条件
在解决短期口罩供需矛盾方面,报告认为,从供给端来看,应立足产业链,重点关注产业供给协同性,扩大供给企业范围,按产品等级进行资源调配,采取多种手段进行保障短期内各层次需求的有效供给。
解决口罩供需矛盾
一是短期内将有限的资源全力支持疫情严重区域内的重点企业开工,保障一线的供给。
二是适当放宽生产条件,将有生产能力的边缘企业纳入采购目录,应对产品短缺。
三是加大口罩的回收净化处理技术应用和替代产品的投入。
四是适时开通进口绿色通道,保障物资的供应。
从需求端来看,报告建议,一方面,针对医护工作者的需求,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调配计划。一线医护人员口罩需求量是可以通过疫情变化情况、现有医护人员数量、外部支援医护人员数量等因素进行相对准确测算,给出稳定的需求量区间值。因此,即使现阶段叠加了春节假期因素,其供给应该可以保障。
另一方面,针对民众的需求,建议科学传播,避免过度恐慌。报告称,疫情实时公开说明政府治理的进步,证明政府有能力、有信心、有方法能够应对疫情,降低传播风险。因此,各级防御、传播媒介应加大科学防护宣传力度,避免民众对个别事件的恐慌焦虑,过度抢购与自身需求不符的口罩产品,造成市场需求短期激增的现象。
以下为报告按产业链划分的部分企业目录:
图源:赛迪顾问、21世纪经济报道
素材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聚烯烃人等
来源:UTPE弹性体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