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口罩竟然成了2020年“全球硬通货”。


3月9日起,董明珠的微店卖起了口罩,上线5分钟就有2万人预订,1小时后达到7万。



格力牌KN95口罩5.5元/个,一次性医用口罩3元/个,每人限购1盒50个。价格不算太贵,但抢购规则有点小复杂,先预约,等待中签短信,还得在规定时间抢购,不少人吐槽“根本抢不到”。

 

随后,小巴搜索了一下电商平台,发现已经有少量口罩上线,基本都限购,部分需提前抢购,以一次性防护口罩为主,价格基本在2~5元/个。

 

从一“罩”难求到口罩重新出现在电商平台背后,是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发生着的“口罩大生产运动”。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月28日,新加入口罩生产队伍的企业有2957家。

 

近3000家企业中,不乏上汽通用五菱、格力、富士康这类大型企业,还有不少临时“参赛”的中小企业。

 


我们猜,一定有很多老板跃跃欲试,也想跨界做口罩,不过小巴先泼一盆冷水,口罩看似简单,但临时转产还真不容易。

 

首先,做医用口罩就别想了。

 

昨天,小巴联系上东阳一家临时转产口罩的公司,老板卢林说,公司临时转产做口罩,如果要做医用级别的口罩,需要先申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而这个证的审批至少需要3个月,审批的前提条件是要配备10万级无尘净化车间,而光这个车间的装修至少需要一两个月。

 

3个月后,黄花菜都凉了。

 

卢林说,他们公司一边等审批,一边开始做民用口罩,生产民用口罩需要办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报告等,疫情之下政府也着急,因此办理的速度还挺快。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来了——购买口罩生产设备。山东一家服装厂转型生产防护服和口罩,老板在接受小巴采访时抱怨道:生产口罩机的设备厂商很不靠谱,提货时临时加价,我最后花了160万才买到原本只需60万的设备,关键是几乎没有售后服务。

 

最后,还有一个几乎全口罩行业面临的头等难题——原材料熔喷布价格疯涨。

 

小巴先简单介绍下,一般来说,一只口罩分为三层,里外都是单层纺粘层,最关键的是中间的熔喷层,用来过滤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等。

 

熔喷布就是口罩的“心脏”,没有熔喷布,就只能“让机器等布”,或者停产。

 

自疫情以来,熔喷布一天一个价,从1万~3万左右/吨,如今涨到了20万~30万/吨,黑市价高达40万甚至更高,但依然一“布”难求。

 


起初,大家也好奇,既然这么多企业纷纷跑步入场口罩行业,为什么没有企业抓住商机,跑去做熔喷布呢?

 

当然,这个想法太天真,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来是因为熔喷布的生产线投入较大,设备生产安装周期较长,一般口罩生产线快的半个月能到位,而熔喷布的生产线起码需要三五个月;

 

二来是因为技术难掌握,生产熔喷布的技术比口罩更难,工人操作需要由熟练工进行专门培训,一旦掌握不好工艺就会出现熔喷波动,最终影响口罩过滤层的阻隔效果。

 

所以,熔喷布看似门槛不高,但最终能生产出完美成品的却不多,这将大多数想要入局的企业挡在了门外。目前,仅有中石化、中石油、顺威股份、神马华威等少数企业参与布局。

 

看来,生产一只薄薄的口罩,还真是不容易。那么全民生产后,中国现在口罩够用了吗?

 

3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全国口罩日产能和日产量已双双突破1亿只。

 


这个量够用吗?据华创证券分析,中国二三产就业人口约5.3亿人,如每人每天用一只口罩,全部复工后一天就需要5.3亿只口罩。

 

照这么算,至少当下国内口罩的供应还不算宽裕。

 

更何况,口罩不仅在中国抢手,如今更是全球都嗷嗷待哺。按照以往测算,中国日产口罩最多2000万只,这就已经达到了全球年产量的50%,再加上中国疫情暴发期间,没少从国外搬口罩救急,由此推算,目前全球的库存是严重不足的。

 

当然,目前中国口罩已经开始陆续支援国外。昨日,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万,中国企业紧急向意大利出口200万套普通医用口罩。

 

外交部也很给力地表示:中国不会禁止医用口罩和防护物的出口。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跨界转产的企业现状如何?3000家企业跑步入场,又有何隐患?全民生产口罩还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来看看大头的分析。

 


我们公司原来是做一次性无纺布美容美发用品的,之前也做过美容口罩,所以转产做口罩还算快。

 

在2月初,东阳市经信局联系到我们公司,让我们投资生产口罩。公司立马准备,花了150万高价购入2台半自动和1台全自动的口罩打片机,花了100万购买50多台口罩耳带打钉机,再加上原材料熔喷布以及其他配套用品,七七八八加在一起共花了300万左右。

 

当时我们采购熔喷布,价格已经涨到7万/吨,但比现在便宜多了,现在最高的价格涨到了40多万/吨,属于有钱都买不到,目前主要依靠政府帮忙调配,另外自己也尽量想办法解决一些。

 

虽然一开始困难重重,但在市政府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从公司注册到产出口罩,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目前能达到18万只/天的产量。

 


起初,我们生产出来的口罩完全通过市政府调配,供货给企业、药房、机关单位、民生工程等。政府会根据口罩厂的成本来调动价格,所以我们公司的盈利还是可以保证的。

 

目前,政府也会给我们一些配额,用来支持身边朋友等一些零散的需求。

 

随着本地口罩产量的增加,市经信局也帮我们对接了其他省份的部分订单。

 

此外,出口方面,我们也会着手准备,已经有一些外贸企业来商谈,后期国内需求满足之后会考虑出口,当然也会提前向政府报备情况。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公司也有了新的规划。原本做美容用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如今在疫情下公司做口罩的口碑起来了,转型的条件一点点成熟,接下来公司会着手装修10万级无尘净化车间,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最终将顺势转型到医用口罩行业。



我相信缺口罩的问题总能得到解决,但是目前出现原材料暴涨的现象,我认为这个和政府在口罩价格上的大规模管制有关。




一方面,政府对口罩大规模价格管制局部是有必要的,比如封城后的武汉,物流等全部停止,此时,人心惶惶,这个区域实际上也不存在市场机制了,因此政府干预很有必要。




但是,如今全国的口罩生产企业大量被政府征用后,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口罩是众多企业市场分工协作的产物,口罩价格也同样会传递到上下游,排除复工等因素,无论如何,适当的价格上涨会驱动全产业链一起开足马力大力生产。






但征用了全国的口罩企业并进行价格管制后,管制后的价格不足以吸引新的市场资源投入,结果就是征用后,一些企业把存货加原料耗尽后就没办法继续生产,使得产能不会连续、正常地发挥作用。




另一种情况则是,口罩价格管制后,没有被管制的上游原材料暴涨,导致一部分口罩企业失去进货能力,这也会影响产能。




如果不进行大面积的管制,尽管疫情初期会出现一定的涨价情况,但没必要过于紧张。恐慌性的价格波动不会维持很久,总会到一个稳定的价格水平,然后,因为利润空间扩大,上下游的资源都会被吸引,增加供给,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口罩价格反而会逐步回落。




如果此时,政府再按照市场方式统一采购,这个过程供给的扩大,显然优于现实中的严重短缺。而价格管制的唯一成果就是名义价格确实低,但普通人也买不到。




至于企业大面积转型的现象,我注意到,一些新能源车企业参与到了全民生产口罩浪潮中,我对此表示担忧:这很可能存在一些企业,是从一个吃补贴的模式转向另一个吃补贴的模式,这是一个隐患。




此外,转型做口罩,如果是从正常经营角度出发,那自然应该考虑中长期的情况。如果冲着国内市场,那么疫情是不是在夏季还会继续是关键。如果冲着国外市场,那么政府管制干扰市场现在是全球主流,到时候也是价格管制、征用,又该怎么办呢?如果疫情过去了,产能过剩也会引发一些问题,希望企业要更慎重一些。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日用化工产业严重被外资占领,诸如宝洁、联合利华、汉高、强生、资生堂这些外资巨头,几乎囊括了市面上七成水平的日化品牌和产品。

 

内资企业的日化产品基本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和一些细分市场比较艰难地经营。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日化”这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会是如此局面?

 

确实,“日化”的技术门槛不高,但却具有很高的品牌壁垒、渠道壁垒和用户习惯壁垒,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企业早年缺乏资本实力,丢了市场份额,现在要抢回来的难度非常大。

 



不过,近几年在国人消费习惯升级转变以及电商崛起中,局面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这次疫情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以小博大、意想不到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变化有利于内资,而不变有利于外资。

 

日化外资在品牌、渠道和使用习惯三方面都非常强势,并且国际巨头对于细分领域和微小转变的反应能力比较差,所以它趋向于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守住现在的局面;但是内资品牌和企业相对来说规模更小,同时更贴近用户,所以在变化当中其实更容易抢占一些先机优势。

 

这次疫情几乎在一夜之间,用强烈的不安全感教育了我们,口罩、消毒液、日常防护用品、洗手液、空气净化、一次性消耗品这些东西的价值。叠加我国这些年财富增长、消费升级的趋势,将有可能对我们的消费习惯产生一些长期的影响,进而为日用化工产业带来一些变化。

 

因此,一些具有医疗技术背景的日化企业就有可能具有更进一步的优势。当然,日化产业的变化是长期性的,且不确定性很大,还有待长期观察。

 

*更多关于大白对疫情的思考,点击收听疫情公开课【疫情、谣言与勇气】。


来源: 吴晓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