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什么,公司就生产什么!” 东莞市澳星视听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发说出了许多企业的心声。这一段时间,在制造业名城东莞内,过往大家熟悉的装备企业、机器人企业、研发机构甚至纸尿裤生产商,纷纷生产起口罩相关产品。
口罩并非高科技产品,却考验着一个地区的工业制造业实力。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小到一粒聚丙烯、一片口罩,大到一台口罩机、熔喷布机,在口罩的产业链上,东莞门类齐全。
疫情面前,东莞口罩产业链全线激活,企业积极响应、抱团前行甚至是跨界进入,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成为疫情下的全国口罩供应的中流砥柱,彰显了国际制造名城的担当。东莞贡献的不仅是一台机器、一批口罩,而是一条产业链。
积极响应
中下游制造商全线激活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向东莞欣意医疗保健制品厂(下简称“欣意公司”)发来感谢信:欣意公司完成国家调拨国标医用防护服1.7万件,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农历除夕夜当晚,疫情打乱了这家台资公司的新年计划。欣意公司接到东莞市政府通知——已被列为口罩、防护服的生产企业,需要马上投入生产。巨大的防疫物资需求使得企业将生产重点从手术医疗物资转到防护服和口罩生产上,此后企业的口罩生产车间进入到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中,欣意公司口罩日产量达到12.5万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口罩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是身处产业链下游的口罩生产企业积极响应,在产业链中游,东莞“智造”也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月28日,位于四川乐山高新区的佑华制药(乐山)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车间里,伴随着生产线马达的启动,该市首条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调试验证成功。为他们造出这条生产线的,便是位于东莞大岭山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拓斯达”)。
拓斯达是一家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疫情防控以来,这家公司迅速向口罩生产设备领域进军,如今他们的生产线已在全国各地开足马力生产口罩和防护服。2月22日,拓斯达进一步设计出专为口罩生产的专用洁净棚,只需两个工作人员,便可在一天内搭建“迷你”口罩工厂。
3月2日,位于企石镇的东莞市和冠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将2条口罩生产线,正式交付给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疫情发生后,该公司自主研发口罩生产线,从研发到完成生产共用了16天时间。与之类似,东莞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口罩自动生产线2月17日落地,正在赶制“口罩设备”的天机机器人,设备也已用在产线上。
这只是东莞口罩及口罩机全线支援全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2月17日,东莞收到调度通知,要求在3月5日前须向全国各有关省市调度第一批口罩生产设备。接到任务后,东莞迅速行动,努力抢节点、抓重点,在短短18内完成国家任务。之后,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发来感谢信,对东莞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相关工作表现出极强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抱团前行
产业链大军持续扩容
2月9日,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莞市汇通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南兴股份将为汇通贴牌生产口罩设备。
原来,汇通公司已进入国务院应对疫情物资保障组关于第一批优先保障口罩机生产任务清单。但因汇通公司生产规模、产能难以满足现有订单的生产需求。而口罩生产设备和南兴股份家具专用机械设备的生产流程具有较高的共通性,双方互补,迅速合作,开展口罩机的批量生产。
这只是口罩产业链上企业抱团的一个侧影。为了畅通上下游供应链,东莞市口罩装备产业的企业经过充分酝酿,共同发起成立东莞市口罩装备产业联盟,帮助口罩生产企业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能。
东莞工业种类齐全制造业发达,也让东莞快速进入口罩设备生产有了可能。上述企业就因为设备技术共通,可以快速进入状态研发口罩生产线。但问题也来了,春节期间,原材料的供应、员工的返岗率影响提速,所以这就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考验产业链的调动能力。
彼时,摆在东莞一个现实困难是,随着口罩机的大量投入市场,口罩产能提升,但熔喷布等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成为口罩生产扩容的“瓶颈”。
困境下,东莞不少企业加速研发,为下游解困。2月28日,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付出一阵欢呼声。该团队日夜奋战,终于成功开发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喷布专用料,并迅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仅一周之后,就在东莞一家大型下游企业成功试产出熔喷布。目前,巨正源已累计向市场投放聚丙烯医用纤维材料3万吨,占到华南地区产能的40%以上。
为了突破熔喷布这一口罩增产的最大瓶颈,东莞的科研机构甚至研发出可替代品。近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困难,制备出满足应用要求的纳米纤维滤材,比传统熔喷布更优胜。
东莞太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紧跟市场节奏,耗时10天投入百万元,自主研发出新型全硅胶口罩。“全硅胶口罩可重复使用、绿色环保!”该公司助理副总裁黄勇称,这种设计不会产生一次性口罩的挂绳和金属等二次污染,而且滤芯部分只有传统口罩滤网的六分之一。
研究院的设计师们也积极响应。日前,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工程师们连夜设计高速全自动平面式口罩生产线。春节期间,该研究院还有十余位工程师们主动请战,为多家东莞口罩、防护服及设备企业提供设备维护及指导。
跨界转产
填补产业链空白
走进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两台高速口罩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生产。“我们这两台生产设备是高速型,日前才全部安装调试完毕,预计日产能共计100万片。”该公司副总经理吴明表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家生产纸尿裤的企业。
口罩并非高科技产品,产业链却长,考验着一个地区的工业制造业实力。为了填补产业链上的空白,有企业甚至跨界进入,异军突起。
近一个月来,位于厚街镇的陆鑫鞋机厂车间异常繁忙。该企业原来一直生产制鞋设备与皮革设备,2月初响应国家号召,紧急跨界研发生产防护服压条机和全自动口罩机。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防护服压条机已陆续运抵安徽、新疆、湖南等地企业。
制约口罩机行业产能的另一个关键是一种叫超声波换能器的原材料。疫情发生之前,这个换能器生产厂家主要在江浙一带,东莞本土没有。如今,东莞松山湖一家企业的转产打破了零纪录。
这家企业叫东莞市优超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超声波系统研发与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得知口罩机企业的需求后,优超公司从2月中旬开始投入研究,不足半月就完成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研发出口罩机超声焊接系统。
位于东莞东城街道牛山工业区的力星激光,是一家从事激光加工装备的高端制造企业。在疫情当下,力星激光毅然设计研发出口罩生产设备并大受市场欢迎。
“跨界”成为当下企业应对疫情的一个“热词”。来自天眼查数据,仅今年一二月份,在经营范围上新增医用物资的莞企共有147家,来自26个行业。其中2月当月新增的莞企为125家。里面有东莞人熟悉的以纯、南玻光伏、步步高、罗曼智能、欧珀等企业。
仅在东莞南城,便有20家企业转产成功。广东华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该公司本来专业研发、生产曝光机,从2月10日开始筹备至3月初,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已生产了40台平面口罩生产机。
“国家需要什么,公司就生产什么!” 东莞市澳星视听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发说出了许多企业的心声。疫情发生后,赵文发当机立断,出资500多万元,立马购置设备,采购原材料,培训员工组建生产线。经过通宵奋战,2月25日,两条可日产20万个N95口罩的自动化生产线建成投产。
“跨界”绝非偶然。东莞工业种类齐全制造业发达,设备技术的共通性,让东莞快速进入口罩设备生产有了更多可能。“跨界”成功的背后更离不开东莞的创新服务。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快速转产,东莞启用防控生产应急审批机制,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开通许可登记注册业务“绿色通道”,将原来近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时限压缩至2天。
在这个疫情汹汹的春天,东莞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政策助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产业潜力,补短板、强弱项、勇创新,让东莞快速进军口罩全产业链,许多企业得已化危为机。这既是东莞的责任担当,同时也是东莞多年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疫情压不垮“东莞制造”的斗志,千钧重压正转化为“东莞制造”奋起发展的澎湃动力。
来源:东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