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又称为柔性电路板,是由柔性基材制成的印制电路板。相比起其他的印制电路板,FPC的优势很多,如更加轻薄、可弯折、配线密度高、可立体组装等。
这些特点都完美贴合了如今电子设备轻薄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因此FPC近年来在消费电子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火热的折叠屏给FPC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近年来,FPC行业发展迅速,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电子产业咨询公司Prismark统计,2018年全球FPC产值为128亿美元,预计2022年全球FPC产值将达到149亿美元。
中国大陆的FPC产业起步时间较晚,所以目前来说全球FPC生产商主要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为主,分别占全球FPC产值的37%、28%和17%,而中国大陆仅占16%。日本旗胜和台湾臻鼎是全球前二的两家FPC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近50%。
不过,按照制造地划分,FPC产业逐渐往中国转移,许多国际厂商先后在中国国内投资建厂。全球知名的日本旗胜、住友电工及日东电工和中国台湾的嘉联益等全球主要FPC制造商,都在中国大陆建立了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FPC制造商也在不断发展壮长。FPC在中国内地的产值正在不断增长。2018年,中国FPC产量占比达到56%。
日本
长期以来,日本代表着全球中高端FPC的制造水平和引领着全球FPC的发展方向,但近年来,由于其市场方向及策略、价格水平、日本电子终端状况、海外工厂布局,削弱了其竞争力,产值逐渐下降(从超过全球市场份额的50%降至目前的38%,但仍居首位),排名全球前几位的FPC企业大多处于微利甚至微亏的状态。目前在全球FPC市场,日本FPC制造商的策略是尽力守住中高端市场(主要应用是智能手机),积极扩大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
当前日本主要的FPC制造商有Nippon Mektron旗胜、Sumitomo Denko住友电工、Fujikura藤仓、Nitto Denko日东电工、Murata村田等。目前日本本土的FPC年产值约12亿美元(其中单面板占15%,双面、多层及刚挠结合板占85%),日本FPC制造商的年总产值(海外工厂约51.5亿美元,下同)约63.5亿美元。
中国台湾
2006年中国台湾第一次PCB产值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一;之后在规模上一直领跑全球的PCB产业。近年,在FPC方面,台湾的企业增长很快(如鹏鼎、台郡等),主要致力于中高端FPC的开发、量产,应用侧重于智能手机,特别是苹果公司。
当前,中国台湾主要的FPC制造商有鹏鼎(2017年PCB产值约35.4亿美元,净利润率约8.0%,苹果订单占63%,其中FPC约占80%)、台郡(8.6亿美元,净利润率11.8%,苹果订单占59%)、嘉联益(4.3亿美元,净利润率0.17%)、毅嘉(2.4亿美元)、同泰(0.9亿美元,属欣兴集团)、旭软(0.34亿美元)、宇环(0.63亿美元)等(注:日资旗胜在台湾也有较大的FPC工厂)。另外,一些刚性板为主企业也从事FPC、刚-挠性结合板的制造,如华通、景硕、耀华等。目前中国台湾FPC制造商的年总产值约47.5亿美元,其中海外工厂约37.5亿美元。
韩国
近十年来,韩国的FPC发展很快,主要归功于韩国快速发展的消费电子产业。当前,韩国主要的FPC制造商有YoungPoong(韩国、中国天津)、SIFlex(韩国安山、中国威海、天津、越南)、BHFlex(韩国、越南、中国威海)、STEMCO、Flexcom(韩国、中国惠州)、New Flex等。另外,一些刚性板为主企业也从事FPC、刚-挠性结合板的制造,如三星电机、LG Innotek、大德等。
根据KPCA 2017年的统计数据,韩国的FPC产值29.6亿美元,其中单、双面板7.8亿美元、多层板7.0亿美元,刚-挠结合板14.8亿美元(此数据中可能包含部分刚性板企业制造的刚-挠性结合板产值)。估计韩国FPC企业约80%以上的产值来自韩国本土。近年来,韩国的PCB公司(包括FPC和刚性HDI公司)因成本压力,生产了很多附加值、技术难度较高的刚-挠性结合板。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FPC的研发,但多处于试制、小批量阶段。2000年前后,随着外资大举在大陆建厂,如当时在珠海的紫翔(日资)、苏州的索尼凯美高(日资)、深圳、苏州的日东电工(日资)、苏州的佳通(台资)、深圳及昆山的嘉联益(台资)、上海的伯乐(美资)、苏州的维信(美资,后被中资东山精密收购)等,FPC开始在大陆兴盛。近年来,中国的民营FPC企业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下及资本市场的助推下(融募资、收购),FPC发展很快。
目前,中国大陆本土量产的FPC公司有东山精密(收购维信、Multek,2017年FPC总产值约10.5亿美元)、景旺、崇达(收购三德冠)、五株(收购雅新)、中京(收购元盛)、合力泰(收购比亚迪)、风华高科(收购奈电)、新宇腾跃、福莱盈、安捷利等近两百家。中国香港和内资FPC制造商2017年的产值约34.0亿美元。
一般来说,大陆本土的FPC制造商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主要专注于低端单双面FPC的生产(极少数公司具有多层、复杂功能、刚-挠性结合板的制造能力),但发展速度较快(无论规模还是技术能力)。
全球主要FPC制造商核心产品布局分析
基于FPC实际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把FPC分为以下三类:
(一)入门类:单双面
(二)一般类:多层、刚-挠性结合板
(三)高端类:集成类、载板技术类等高端技术
综上,制作图14所示的全球11家FPC制造商核心产品布局图,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