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术后效果,人工耳蜗已经成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标准治疗方法。目前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症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儿童及成人,也包括单侧耳聋以及高频听力损失。人工耳蜗适用于当言语和交流能力(使用电话)或言语发育不能够通过其他替代方法得到充分恢复的情况。


什么是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声电转换装置。人工耳蜗代替具有生物传声器作用的内毛细胞功能,通过直接电刺激听觉神经来触发听觉感觉。在此基础上,在技术上模拟自然听觉过程,即沿着听神经纤维不同部分之上的基底膜频率呈现出音频定位的特征。但是,与自然听觉过程相比,人工耳蜗只有很少数量的通道可用于信号传输。当听音乐时或在噪声中理解言语时,电极-神经连接的瓶颈变得特别明显。而用高刺激重复率(1000个脉冲/每秒/每个电极触点)模拟声信号的时间结构更容易。




人工耳蜗声音的采集与预处理主要通过患者佩戴的体外装置完成,它将振动刺激转换为电信号,最终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二进制信息并传递至人工耳蜗的接收刺激器。此部分的设计热点主要集中于麦克风方向性的转换以及信号模式的切换,从而实现声音的聚焦、定向、降噪等功能。




声音的处理与转换一直是人工耳蜗设备的精髓所在,其精细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声音的处理可分为强度、频域和时域三方面。声音处理器能够处理的最小声音与最大声音之间的范围称为声窗,瞬间可处理的声窗越大,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接近真实。频域是处理器所能处理的由低频至高频的声音信号范围,提高频域有利于分辨复杂声音以及分析噪声环境下的声音。




近年成为研究热点的音乐能力也与频域具有直接关系。时域代表声音的时间变化信息,只有听觉通路完整且具有精细的听觉感知和分析才能获得。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技术已经标准化,可应用于几乎所有患者。通常情况下,首选经乳突面隐窝径路,通过圆窗膜植入电极。植入物在颞骨的固定以及靠近耳蜗处电极的固定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目前规范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要求保留残余听力,使得有残余听力的患者可因此而获益。




人工耳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实现仿生耳指日可待,更多的患者将受益于此。




Epoxy Technology, Inc. (EPO-TEK)推出EPO-TEKMED系列胶粘剂,通过了额外的医疗器械生物评估和生物相容性ISO 10993标准测试,满足生物相容性/医疗等级的胶粘剂




ISO10993(胶粘剂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用于确定材料在生物环境中的相容性。它也用于预测材料对人体的任何潜在有害影响。我们以这个全球最高的医疗等级标准来检测我们的MED系列胶粘剂。下面产品涵盖了所有的粘贴,固化,消毒,灭菌等等高品质的医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