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人来说,智能手机可能是过去 10 年里,给自己带来最大影响的数字消费品,整个手机行业也同样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
彼时,诺基亚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苹果 iPhone 刚刚做到第 4 代,黑莓、Palm 和微软也都有各自的手机操作系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是精彩。
而现在,每当你走进一家手机卖场,已经很难再看到除苹果、三星以外的海外手机品牌,穿过柜台之间,华为、小米、OPPO 和 vivo 的招牌会不断地冲进视野,导购们翻来覆去卖力吆喝的,也无外乎这几个名字。
新的品牌取代了老一代经典,手机产品自身也在审美和设计方式上出现了转变,它们大部分是由技术突破和工艺革新带来的,有的则是软件层面摸索出的新鲜思维。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向另外一些设计挥手告别,如塑料后盖材料。
一台手机的购买理由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复杂。不管是性能、拍照还是存储规格,本质上都是隐藏在机身内部的参数,真正能抓住消费者第一眼注意力的,依旧还是外观。
为了能给出更高的价格,手机厂商也会有意识地借助不同的材料和屏幕尺寸,让自家产品的外观样式更接近旗舰设备。一些很难凸显「高端化」、「品质感」的特征,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抛弃。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塑料材质。
曾经,塑料才是手机行业被运用最广的化工产物,毕竟它的成本足够便宜,容易成型,也不会对天线信号造成阻挡。
加工工艺的成熟,让塑料一度摆脱了「廉价感」的观感。比如说苹果的 iPhone 5c,还有诺基亚的 Lumia 系列,在它们手中,以聚碳酸酯为代表的热塑性材料成了点缀多彩配色的最佳选择,甚至还做出了如陶瓷般的温润手感。
聚碳酸酯这种名词,一听起来颇有些高大上的感觉。从出现到现在,一直都是不少电子产品外壳首选的材料。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低廉,其特性耐热且抗冲击,对信号干扰弱、极易上色。但缺点也很明显,硬度不够高、不耐磨。
不知道知大家有无听过:打不死的小强,摔不坏的诺基亚。当然,这句调侃性的话语只是从侧面说明了诺基亚耐摔。
诺基亚从功能机时代就非常喜欢用聚碳酸酯机身,即使是到了Windows Phone时代,诺基亚依旧喜欢在智能手机上采用塑料的外壳,由于塑料的高强度和弹性系数,诺基亚就算受到高冲击强度依旧能安然无恙。
说到塑料易上色的特性,诺基亚就很好地利用这个特性,赤橙黄绿青蓝紫,你说得上的颜色都是信手拈来,成功打造了一个“科技以换壳为本”的神话。
苹果在2013年也推出了其有史以来第一款多彩手机:iPhone 5C。根据官方的说法,C代表着Color彩色的意思。事实上,iPhone 5C上的确拥有着苹果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多彩机身。
但很可惜,这些新尝试没能让聚碳酸酯获得和双面玻璃、铝合金材质一样的地位,在多数消费者的固有认知中,「高端手机用金属和玻璃,中低端手机用塑料」已经成了衡量产品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
但塑料等「过时技术」是否就没有使用价值了?似乎也没那么绝对。
想当年,在全金属手机兴起后,玻璃也曾失宠了一段时间,但如今为了照顾无线充电和信号,厂商们又重新将玻璃推回前台,还带来了更成熟的工艺。
都说时尚是一个经典轮回,手机后盖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
来源:爱范儿 、PC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