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是许多企业复工的日子,但在复工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据钟南山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早期发热症状人群不到一半,病毒最长潜伏期可达24天。因此,疫情防控工作也是复工的重要前提之一,而各地口罩等防护用具缺货也成为了近期的热点。根据工信部数据,1月25日时口罩日产量仅为800万只。而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日产量已达1480.6万只,产能利用率达到了67%。截至2月7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3%。所以当前各地纷纷出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复产、增产、转产,加快口罩等物资等生产,而各行各业也纷纷开始跨界支援,引入产线跨界生产口罩。




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口罩概念上市公司有33家。但近期,加入口罩生产的企业数据激增。天眼查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2月7日,先后共有超过3000家企业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经营范围。


2月6日,五菱汽车在其官微发布消息称,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转产口罩生产,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以支持一线疫情防控,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可达170万只以上。2月9日,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生产的第一批20万只口罩已下线。




2月6日,富士康在其官微宣布,在运用全球布局优势采购储备防疫物资的同时,集团旗下工业富联近日在集团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


截至2月7日中午,中石化已经签了11条口罩生产线合作协议,据初步估算,到2月29日,中国石化实现新增产能至60万只/日,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100万只/日以上。



2月8日,比亚迪也宣布援产口罩及消毒液。据比亚迪方面表示,口罩预计2月17日量产出货,到本月底产能具备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同时首批紧缺物资将定向捐赠给特定人群,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司机以及志愿者、机场及空乘人员等群体。后续将结合情况,对外平价供应。


专业人士表示,从整体来看,医用口罩生产技术壁垒不高,主要瓶颈在于医用资质和原材料供应。口罩的自动生产线采用成卷的无纺布,自动切割成口罩的外形,叠压后焊接耳带,经过消毒等程序包装成品,全过程均为全自动化。医用外科口罩需要的原材料包括无纺布、熔喷布、滤材、环氧乙烷灭菌、纸塑包装材料、耳带等,原材料准时供应和人员到位是决定目前产能恢复率的重要因素。


大型企业转产口罩,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的需求巨大,据汽车商业评论统计,比亚迪集团有22万人复工生产,需要将近50万个口罩;上汽通用五菱共有2.5万员工,按照每人每天两个计算,也需要约5万个口罩。按照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拥有66.7万员工,对于口罩的需求就更加巨大。


此前疾控中心建议,普通人佩戴口罩可一至两天换一次。而对与我国14亿人口,如果按两天一换来计算,每日需求量为7亿只。目前,我国的口罩日产能最大可达2000万只,远远不够14亿中国人一天的使用量。


当然,不只是中国缺口罩,全球都面临的随时断货的危机。当地时间2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新冠肺炎疫情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指出,疫情的爆发已造成全球范围内口罩、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具(PPE)面临长期短缺。因此,企业利用其原有优势转产口罩,在企业体现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援抗疫工作的同时,还能满足复工后自身员工的防护需求,无疑是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各厂家只要开足马力,只要产品合格,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国家将兜底收储。这对口罩生产商、以及各大转产口罩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