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5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加速进入5G商用时代。




根据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5G产业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经济产出,其中网络和终端设备收入合计约4500亿元,占直接经济总产出的94%。




事实上,5G手机等5G终端设备均依赖于高频传输,而高频传输对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需要其具备更高的电磁波传输速度、更小的信号传播损失等。




传统的软性电路板基材采用PI(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已经无法满足5G高频段的信号传输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LCP(液晶高分子)薄膜应运而生,LCP薄膜能够有效降低信号损失,保持介电稳定,未来或将实现PI膜的替代,成为5G毫米波时代天线及射频线柔性电路板基材的首选。




我国在5G商用的进度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5G手机的关键材料,如LCP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长期掌握在少数美、日跨国公司手中。由于LCP薄膜的制备技术壁垒高、制备工艺复杂,况且研发成本非常高、回报周期长,目前我国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较少,而宁波聚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聚嘉新材)却是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之一。




聚嘉新材总经理王阳表示,聚嘉新材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端LCP供应商,其LCP材料的单体合成与提纯、聚合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率先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推出了品质媲美同类进口产品的注塑级LCP、膜级LCP和纤维级LCP等产品化。谁能想到,聚嘉新材现在的主打产品LCP薄膜竟然是王阳数年前做实验过程中经常产生的附属品。





▲聚嘉LCP树脂产品




如今,聚嘉新材在国内LCP薄膜和LCP纤维领域已经崭露头角。那么这家公司是如何在短短两年间,逆流而上成功递出自己的名片?





无心插柳,却成功研制第一张国产LCP薄膜




提起与LCP薄膜的结缘,王阳认为并没有太多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2014年,一个偶然机会,王阳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位老师的邀请,王阳加入了其高性能LCP纤维的研发队伍。彼时国内LCP相关研究和产业还很欠缺,王阳参与研发的初衷只是希望能够填补国内的这项技术空白。




所有高分子领域的研究,都是以单体为基础的。2014年底,王阳负责的实验室在LCP原料单体研究中得到了突破进展。打牢“单体”这个地基之后,团队马不停蹄地进入材料实验的下一步——研究LCP树脂聚合和纤维研究。




王阳是典型的工科男,对于科学研究有着异常狂热的执着,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背后,都凝聚着他和团队无数的汗水和漫长的时间投入。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两年里,王阳团队一共做了1600多次聚合实验,最后终于搞定了聚合的技术关键。如今,公司保险柜里的实验记录本上,还一页一页记录着2014年至今的详细研究数据。





▲聚嘉LCP薄膜产品




就这样,王阳开始深入研究LCP薄膜。




据了解,LCP薄膜的制备主要有双向拉伸、吹膜、涂覆、流延四三种方法。但是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存在两个技术难点,一个是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分子取向,在拉伸时很难得到非常均匀的薄膜,另一个是在拉伸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




唯有努力,不负光阴。最终,王阳在实验室成功研发出第一款均匀性、韧性、强度、介电性能等主要性能指标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进口材料的国产LCP薄膜。




但王阳并不满足于此,仍然带领团队不断调试设备、改进工艺,直到设备做出来的LCP薄膜厚度更均匀、无气泡、韧性更好、强度更好、介电更低、热膨胀系数更低,并仍然在持续改进优化。




5G时代的到来,LCP薄膜因介质损耗与介电损耗更小等特性成为天线软板工艺的优选,这款材料的应用前景也愈发清晰起来。




也曾举步维艰,但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创办于2017年的聚嘉新材,如今的业务延伸到LCP改性树脂、LCP纤维和LCP薄膜,经过两年的经营管理,公司已经拥有成熟的研发团队和运营团队,整体发展势头猛进。但在创办之初,王阳也曾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那年,王阳团队曾前往德国斯图加特旁的邓肯多夫实验室,解决技术难题,最终拿到了高强度纤维样品,那时候团队已经花费了300多万元,王阳所有的积蓄以及向亲朋好友借的钱都快用完了,公司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难。两座大山拦在了王阳面前:第一是产品找不到市场,第二是公司找不到融资。




“当时面临的问题不是怎么发展,而是该怎么活下去。”




2017年,工程塑料有着成熟的应用市场。于是,王阳决定给产品降维,将重点从研发高性能LCP薄膜和纤维改为研发注塑级LCP树脂,此举在于先让产品适应市场,保证企业能够活下去。




做注塑级LCP材料,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市场要求,但是做纤维和薄膜却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那时,王阳也曾怀疑过自己,团队这么多年的实验研究是否都白做了,不仅与如今的注塑材料不沾边,还花费了团队大量的心血。




但如今回头看,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2018年下半年,5G的风口开始兴起,而LCP薄膜是世界上公认的5G高频传输替代材料。聚嘉原来在做的LCP薄膜高端领域,正好符合如今5G时代的需求。




王阳说:“我们当时选方向的时候,只是误打误撞选了别人没有做的方向,如今一个好产品终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之前积淀的努力一点都没有白做。”




不过,和其他国产化的材料一样,王阳团队也遭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国外的公司搞了10年都没有搞出来,王阳团队仅用了两年的时间,难以令人信服。为此,王阳解释道,团队的聚合研发实验是轮班制的,通过24小时不停歇,将三个聚合实验同时进行。




尽管其所用年限较短,但实验效率却很高,最后的总实验时长并不比研发十年的公司短。王阳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1600多次聚合反应了,这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




让王阳欣慰的是,随着5G应用的加速推进,聚嘉新材站在了风口。当下,聚嘉已经实现LCP薄膜的小批量生产,成功制备了LCP薄膜样品,现在正加紧促进LCP薄膜产业化,预计2020年建成年产100万平方米的产线。




团队的LCP薄膜研究成果丰硕,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2019年四月底,聚嘉完成了7000万元pre-A轮融资,投后公司估值达4.5亿元。




不少企业找到王阳,寻求与聚嘉在5G领域的合作。王阳终于悄悄地松了口气。




虽发展伊始,却把客户放在第一位




随着5G的深入发展,除了手机终端,LCP薄膜将大规模应用在大飞机频射天线、柔性可穿戴电路、5G毫米波雷达通讯、5G基站柔性发射单元等领域。王阳认为,未来两三年,LCP薄膜将会面临产能严重不足的局面。




尽管蓝海已至,但是目前国内除了聚嘉之外,鲜有企业拥有制备LCP薄膜的技术和能力,“即便初创企业从现在开始布局,也会面临技术壁垒等一系列难题,能吃到这块肥肉的企业少之又少。”




尽管聚嘉拿到了LCP薄膜市场的入场券,此时大胆布局市场或许是个好时机,但王阳却说,先踏踏实实把LCP薄膜制备成本降下来,将材料的性能做到最优,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才是聚嘉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也许是因为王阳博士稳健的个性,也许是因为产品走过太多的弯路,所以在市场风口面前,聚嘉宁愿稳步迈进,以“小步快跑”为作战计划,用稳定优质的产品逐步打开客户的大门。




未来,聚嘉将以客户为中心,让产品迎合国内客户的需求。同时,还将虚心向下游客户求教,听取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客户、专家的建议,推出最优的产品。




聚嘉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对于致力成为全球顶级LCP材料供应商的聚嘉来说,走国际化路线才是最终目的。“当我们的交付能力与产品性能能够满足顶级客户需求的时候,就是我们全球化发展的时候。”




可以肯定的是,5G时代的到来,使多个行业朝着多元化、智能化、综合化发展,同时也衍生出了不少新的行业。越来越多像王阳这样的创业者立身于风口中,努力寻求挑战中的机会。



来源:新材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