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标准化?

标准化都有些什么内容?

标准化的意义何在?


标准化是运用标准化工具等手段,将涂布制程的流程、操作及参数予以规范形成一定的标准及规则,用于指导生产制程并起保证生产制程稳定性的作用


标准化一般是在建厂之初就开始建立,在产品量产阶段即稳定。

     

标准化的内容     

生产工艺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流程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数据记录标准化等。

流程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是通过制定标准的作业SOP并定期进行培训,实时监督来实现的。

工艺标准化是通过实验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记录取得一手资料取得。

其中工艺参数一旦确定不可随意更改,一般需通过后期的工艺维护并验证工艺后,通过ECN工程变更程序,生效后替换原文件使用。

数据记录的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标准的数据记录表格记录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数据,并归档或总结形成汇整文件,用于分析或者统计生产制程的稳定性及制程能力。


     



ISO体系     

讲质量先讲标准,讲标准当然要先讲体系。

生产制程中使用的最多的一般是ISO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ISO9000。

其一般包含四阶文件,一阶文件即质量手册(QM),主要功能是将管理层的质量方针及目标以文件形式告诉全体员工或顾客,是为了确保质量而说明“作了哪些工作以保证质量 ”。


二阶文件即程序文件(QP),是指导员工如何进行及完成质量手册内容所表达的方针及目标的文件。

三阶文件即作业指导书(WI): 详细说明特定作业是如何运作的文件。

四阶文件即记录表格(F): 是用于证实产品或服务是如何依照所定要求运作的文件。


     

标准化工具的运用     

标准化的工具我们主要指体系及质量管理工具如SOP、FMEA、SPC、6S管理、目视管理等等。

生产制程中,员工可以依SOP操作,操作手法及作业顺序均统一化标准化,则生产工艺是可以严格复制,制成品差异也相对较小,制程能力相对稳定。

可以使用SPC来监控某些特定参数如烘箱温度、厚度、胶水的粘度及固含量等特性,并依此进行监测、判定及改善现有的问题。

可以通过生产记录表汇整后分析判断涂布制程的稳定性、制程能力、稼动率及良率等指标,以便于改善。

其他一些工具诸如6S管理、看板管理等工具,可以对车间生产实施有效的管控,帮助生产制程稳定有序进行。

     

标准化工具的推行     

标准化作业有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工人操作时所遵循的作业标准顺序,即“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第二个目标是在生产时间上,各制造过程达到平衡化。第三个目标是将半成品的标准库存量,控制住最小的数量范围内。

标准化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流程的顺畅性、稳定性及效率,也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良率及产能。

但标准化工具的推行也会遇到阻力,其阻力部分来源于程序的不确定性,大部分来源于人的阻力。

标准化工具的推行及使用需要各种操作工具及部门的配合,当缺少相应的作业工具、检测仪器以及体系管理不足或推行受阻时,标准化工具的使用是会受到阻碍的。


人员是生产制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大部分标准化工具推行受阻主要源于人的因素,对于标准化工具的不理解且标准化工具在前期推行时难度较大,均会造成员工的抵触心理及使用失误等现象。

因此标准化工具的推行及使用最好是在建厂之初即推行,或是通过不断的培训及导入来使员工适应,从而实现标准化工具的应用。


推行标准化作业有很多好处: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节拍。

通过制定标准作业顺序,达到合理运用机器设备的目的。

消除多余工序,简化流程。

规范操作者的行为,减少违规操作,保障人身和生产安全。

易于工具和材料区域与存放。

控制在制品存量,保障生产正常运行。

规定了作业标准,易于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