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后,朋友圈、微信群成了抗疫物资信息的最佳发布渠道,而这几乎可以被视作是市场供需变化的风向标。
比如这两天,记者在朋友圈看到这些消息:“万能的朋友圈,急求出口海外的呼吸机供应商信息,需要求购50台医用呼吸机到英国。”
“我们协会的物资群里也有很多欧洲使馆在求购呼吸机。”同时,某行业协会人士这样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反映。
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医用口罩、快速检测试剂盒、防护衣等一线抗疫物资的需求率先井喷,朋友圈一度也曾各种求购消息。不过,随着全球产能特别是中国产能的提升,这些产品的供需缺口正在慢慢缩小。
但医用呼吸机的短缺似乎才刚刚开始,并且缺口貌似还不小。作为全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在3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便表示,纽约州目前仅采购了7000台呼吸机,但未来14天的呼吸机缺口将达到30000台。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吐槽称,(联邦政府)正在帮助各州获得设备,但只帮纽约市搞到了400台呼吸机。
这呼吸机的世界到底有多疯狂?《科创板日报》记者展开调查。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企业供应吃紧
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可以为无法呼吸或呼吸困难的患者提供协助,助其肺部空气的出与入。
一般来说,呼吸机分为医用呼吸机和家用呼吸机两类,而与此次疫情相关的主要是医用呼吸机,由于新冠病人呼吸系统遭到程度不一地破坏,因此大量患者需要不同级别的呼吸支持治疗。
医用呼吸机,医学上也称之为机械通气(Ventilation),又能细分为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和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两种,即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
欧美疫情的迅速蔓延,导致呼吸机需求激增,不少企业很忙碌。
“呼吸机现在是全球缺货,我们收到的来自美国、欧洲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根本来不及生产,估计其他企业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某外资呼吸机厂商资深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企业平时每周就一、两百台的产量,每年在一个国家的销售大概也就是一、两千台,现在订单都是上万台,同时全球主要生产厂家就那么几家,所以供应一下子紧张起来,也没有哪一家企业能满足这么大的需求。”对方表示。
“市场到底有多缺货?就是以往我们旧的型号的产品是不能在欧洲销售的,但现在因为缺货也都被放行了。”对方又补充道。
面对激增的需求,外资厂家忧喜交集又觉得压力山大,本土企业同样如此。25日,《科创板日报》记者找到了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谊安医疗”)。这是国内医用呼吸机的头部生产企业之一,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推荐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名单,公司不仅有无创呼吸机生产,同时也生产有创呼吸机。
图片来源|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网站
在国内的疫情抗击中,谊安医疗曾在1月21日到3月1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为国内市场累计生产交付了2000余台呼吸机,其中发往湖北地区1000余台。除此之外,截至目前谊安医疗也为国际市场累计生产交付了近千台呼吸机。
不过,当《科创板日报》记者打通公司的电话后并表达了采访意愿后,对方却表示了拒绝,称“公司太忙,太多媒体采访需求,没时间处理”。。。事实上,因为类似原因拒绝记者采访要求的企业并不止这一家。
无奈之下,《科创板日报》记者只能以求购者身份对企业进行新一轮的“摸底”。其中,迈瑞医疗(300760.SZ)的客服告诉记者,如果想要购买呼吸机用于出口,那么得等到6月份才能有货,并且公司不负责运输及售后。
湖南明康中锦也是国内呼吸机品牌之一,目前拥有斯百瑞医用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家用无创呼吸机等多款产品。公开报道显示,新冠疫情发生后,明康中锦曾在短短几天内组织生产制造了超过500台高性能医用无创呼吸机和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并紧急运往武汉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疫情期间,公司陆续向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疫区发送近3000台设备。
虽然公司的生产能力不弱,然而,《科创板日报》记者的求购努力在这里同样遭到婉拒。不过,相比迈瑞要等到6月才能有货,据明康中锦销售人员所称,公司大概到4月中旬就能有供应。“但需要客户先打款,我们是根据客户打款先后顺序再安排发货。”对方表示。
中国企业“扛起大旗”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世界都在向中国求购呼吸机,而企业也都开足马力生产的背后是,在此次疫情以前,中国的医用呼吸机竞争力其实并不算强。
有关统计显示,在2019年中国市场前十大呼吸机品牌(按销售数量排名)中,本土品牌只有深圳迈瑞、深圳科曼、北京谊安三家,其他都是来自德国和美国的外资品牌;而如果这个榜单按销售金额排名的话,那么入选的本土品牌更只剩下了深圳迈瑞和深圳科曼两家。
图片制作|易佰智汇
据智研咨询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在中低端医用呼吸机产品方面已实现进口替代,并且部分国产医用呼吸机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开始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但是,由于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与国际医用呼吸机巨头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大型及高端医用呼吸机,国内医疗机构仍倾向于使用进口设备,国内中高端医用呼吸机市场仍然由国际巨头占领。
也因此,有一些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国内的呼吸机需求还需依赖进口,疫情爆发后,中国企业凭什么越过外资品牌扛起大旗,成了扩产的重要力量?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全球知名外资呼吸机品牌主要有ResMed瑞思迈呼吸机(澳大利亚)、飞利浦伟康呼吸机(荷兰)、Maquet迈柯唯呼吸机(瑞典)、德尔格Drager呼吸机(德国)、美国伟亚安Vyaire呼吸机(原品牌名“康尔福盛”)、美国美敦力旗下柯惠医疗Covidien呼吸机等品牌。
其中,瑞思迈、飞利浦伟康主导无创呼吸机市场,而迈柯唯、德尔格、伟亚安、柯惠则主攻有创呼吸机生产。
“有创与无创呼吸机是两个不同的应用领域,两者也不会形成竞争关系。所以可以看到的是,虽然全球大大小小的呼吸机品牌有十多二十家,但如果细分至无创及有创,那么这两个不同市场里的玩家其实都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何疫情中呼吸机需求大增,但企业供应却很难跟上的原因之一。”前述呼吸机外资企业的资深人士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但是,面对来自疫情的迫切需求,据外媒报道,目前伟亚安、飞利浦以及通用电气公司(GE)都在加大呼吸机的生产力度。与此同时,包括法拉利、特斯拉在内的一些欧美车企也表示将加入抗疫,进行呼吸机或者相关零件如通风机的生产。
“面对如雪花般飘来的订单,国内外的企业都会想办法扩产。但相对外资,国内企业增加产能的能力要比国外强大很多,因为国内工人更富牺牲精神,愿意牺牲时间来加班,并且国内的企业往往也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比如政府会帮忙协调上下游需求对接等。目前,呼吸机生产的原材料比较紧张,价格也有明显上涨,所以呼吸机并不太好生产。”在谈到中国企业得以迅速扩产背后的原因时,上述业内人士这样指出。
在疫情这样的特殊危难时刻,中国企业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这也是有数据可以证明的。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医用呼吸机消费量约1.47万台,而当年国内的生产能力也不过0.84万台(8400台)。
但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据,截至3月3日,工信部重点监测企业共为湖北(主要是武汉)提供了无创呼吸机约1.4万台、有创呼吸机2900余台。也就是说,在疫情发生后的短短1个月时间里,国内企业投放市场的呼吸机已经远远超过整个2018年全年的生产能力。
不过,让市场略感忧虑的是,当企业纷纷扩产,特别是一些车企还想转产的时候,未来整个行业的格局是否会受到影响,也将增加更多的市场竞争?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车企想要生产呼吸机并不现实。“呼吸机和口罩不一样,口罩在欧美和中国都是一类器械,而呼吸机是三类医疗器械,所以首先要面临来自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管控;另外,呼吸机还涉及很多专利,这就要面对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现有的制造商是否愿意分享他们的专利?”对方说。
呼吸治疗师需有充足匹配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对于试图转产呼吸机生产的企业来说,哪怕克服了技术、专利门槛,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会接踵而来。
自特斯拉表示将和美敦力合作生产呼吸机以后,不少人都认为,这对于有强大制造能力的特斯拉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然而,呼吸机的制造很难在短期内达成不说,从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公开表示来看,其认为,相较生产,呼吸机的交付、安装和操作才是最难的部分。种种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于是特斯拉也不得不低头。最近,公司放下自行生产的念头,选择从中国采购1200多台呼吸机,用于对抗洛杉矶的新冠疫情。
“严格说来,呼吸机并不是一个很好做的行业,门槛高但又并非暴利。呼吸机的难做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层面,另外,包括安装、操作培训在内售后服务部分对企业同样有很高的要求。”另有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呼吸机是生命支持的仪器,但这不是说有了一个机器就万事大吉了,还要看使用的人会不会用,只有用的好,呼吸机的救治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操作不当,呼吸机则有可能会对患者肺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甚至还可能造成患者死亡。比如,不同患者的的肺活量各有不同,而操作者则要据此调整呼吸机的相关参数,让机器给人更好的支持。”对方表示。
“以上这些都是相当专业的操作,很少有医生或者护士擅长,因此往往需要呼吸机厂家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对方说。
这也意味着,在企业加大呼吸机生产供应的同时,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相应的售后服务能力是否能跟上?如果没人能够进行很好地操作,那么再多再好的机器也只能是摆设。
这里,就关系到了疫情背后的另一群幕后英雄——呼吸治疗师。呼吸治疗师除了能够安装呼吸机以外,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会用”呼吸机,包括根据患者的氧合水平制定个体化的氧疗方案;根据病情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精确应用机械通气和气道管理,并在合适的时间帮助患者脱掉呼吸机,拔除人工气道,以减少相关的并发症;配合医生密切监护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呼吸相关指标并保障呼吸支持手段的正常实施等。
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治疗相关培训(倪忠呼吸治疗师)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国内疫情爆发后,除了医生和护士以外,还有一百多名的“呼吸治疗师”从全国各地支援湖北。呼吸治疗专业源自美国,但在中国却是一个新兴职业,并且国内相关人才相当缺乏。从此次疫情来看,100多名呼吸治疗师还远远不能匹配数以万计的患者需求。
而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虽然与中国相比行业发展更为成熟、人才更为充沛,但一些专业机构认为,目前美国接受重症护理培训的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和医生也仅能满足约13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需求。
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