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表示,公司生产的熔喷布均为“定向供应”,从未委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销售。



图片来源:中国石化


因为熔喷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再次发文打假。


4月17日,中石化在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尽管已多次辟谣,但依然发现朋友圈中广泛流传着售卖中石化熔喷布的消息,并表示“看到谁倒卖中石化熔喷布,二话不说,报警!”


中石化提醒称,目前骗局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冒充中石化熔喷布货源,现货规模动辄100吨以上;冒充中石化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包装袋;冒充中石化员工设局交易。


对此,中石化表示,公司生产的熔喷布均为“定向供应”,从未委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销售。


截至目前,中石化熔喷布日产量为16.5吨。预计5月底,16条熔喷布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再加上控股企业的5吨/天产能,中石化熔喷布产能共计35吨/天,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熔喷布生产商。


4月7日,中石化物资装备部曾针对网络上出现的以中石化、易派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名义的单位或个人,以预约登记、申请采购、承诺回购的形式出售中石化熔喷布等事件,作出严正声明。


该声明称,疫情防控期间,中石化生产的熔喷布产品,按照统一部署,协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向相关单位定向供应,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销售。


熔喷布是用于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具有很好的过滤性、阻隔性、保温性和吸附性,被称为医用口罩的“心脏”。


自疫情爆发至今,熔喷布供不应求,价格从春节前的不足2万元/吨飙升至如今的50万-60万元/吨,涨幅一度超过30倍。


熔喷布因此成为各路资本的追逐对象,多家公司开始转产。


4月10日,延江股份(300658.SZ)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将民用熔喷布生产线改造升级为医用熔喷布生产线的相关工作,医用熔喷布日产能达14吨。


4月15日,纳尔股份(002825.SZ)公告称,公司与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合同,将向比亚迪(002594.SZ)提供熔喷布100吨,交付时间为4至7月。其中,4月、5月交付货物的货款预付部分为2000万元。


4月16日,纳尔股份副总经理游爱军称,公司熔喷布生产线在4月初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目前每日生产计划为2-3吨。


除上市公司外,更多的小型投资主体也参与到了熔喷布生产行列。从“河豚之乡”转型为“熔喷布之乡”的江苏扬中市,就是典型案例。


扬中市政府发布的消息称,截至4月10日,扬中市登记注册的涉及熔喷布生产、销售企业高达867户。


扬中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登记在册的企业,几乎全部是在疫情发生后新注册或变更经营范围的。受制于生产设备未到位,至少半数目前并未进行实际生产。


由于大部分生产者匆忙上马,安全、价格、质量等问题随之暴露。部分中小企业受利润驱动,使用不规范的方式,采用普通聚丙烯纤维料生产不合格的熔喷布,推动原料聚丙烯价格走高。


截至4月14日,扬中市对255家涉及“三无产品”问题的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交警部门共查扣熔喷布运输车辆90余辆;现场查处私拉乱接、超容用电等违法行为33起;10家快递公司接受约谈。全市立案查处46件,关停或查封37户。


4月16日,扬中市再次发布消息称,截至4月15日晚,扬中市所有熔喷布生产经营企业已经全面停产整顿。


扬中市一家企业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两周前,其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转产熔喷布,计划在两个月内投产20条生产线,产量达8吨/天。目前,公司已投产5条小型生产线,但仍均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尚未进行熔喷布的正式生产。


上述企业负责人称,政府“一刀切”式的停产整顿,可能给一些规范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带来障碍,希望政府能够对合规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针对倒卖生产熔喷布犯罪活动增多的情况,公安部也于近期部署开展了专案打击行动,共破获案件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涉案金额3445万元。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