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区第四批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包机抵汉,包括武汉华星光电外籍技术人员在内的50人,经严密防控程序入境后,将陆续奔赴各企业。
“企业保持生产和快速恢复生产,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4月赶至武汉的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经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加坚定在武汉发展的信心。”
目前,武汉华星光电布局在光谷的国内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即t4)正在产量爬坡,项目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产线建设将从350亿元投资增至385亿元。明年达产后,将在海外占主流的柔性显示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6月23日,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隔离走廊上一名工作人员经过t3项目彩膜生产线。记者高勇摄
在汉下线的显示屏已占全球供应超两成
量产后不足4年产值即超百亿
2014年,武汉华星光电在东湖高新区投资160亿元,建设了国内第一条6代LTPS(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生产线,即武汉华星光电t3项目,产品定位为高端智能手机屏及平板电脑显示屏,于2016年9月提前实现量产。
用了3年时间,武汉华星低温多晶硅显示屏已占全球供应20%,t3成为全球最大的低温多晶硅单体工厂,面板产能可达5万张大板。武汉华星光电也成为湖北首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
目前,该产线已与部分车企开展合作,生产车载显示面板产品,有望在用五年时间做到LTPS车载显示世界第一。
2017年3月,华星光电投资350亿元,继续在光谷建设第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即武汉华星光电t4项目,该项目在武汉市级114个续建重大项目中进度排名第一。
自2014年以来,武汉华星光电只用了5年时间,在武汉东荒地上崛起两座无人工厂。
目前,东湖高新区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出规模已达全国第一,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两座工厂,两度刷新建设记录
深圳企业家李东生赞:武汉营商环境非常好
t3产线在光谷开始打桩,历时286天顺利封顶,比计划提前16天完成建设目标。这一速度彼时刷新了省内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纪录。而t4项目建设周期是199天,再次刷新纪录。
同时,当地迅速进行左岭地区高压走廊迁改、道路道排等,保障了企业用电及大型设备进场等需求。“武汉速度”让从深圳来的李东升感受颇深。
“感谢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今年4月,赶来武汉的李东生介绍,尽管疫情初期面临供应链困境,在汉工厂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仍与去年同期持平。疫情期间,省市区政府开辟物流、人员通道,保障厂区员工生活需求。过去几个月,武汉华星新入职2000多人,目前共有员工1.4万人满负荷运转生产。在省市支持下,华星外籍专家分批乘坐包机回汉。
企业近日还接连收到几笔大额增值税留抵退税。据华星光电财务人员测算,t3、t4两个项目专家团队5000余人可享受约200万元个税优惠,武汉退税政策红利能让企业直接增加当期现金流,改善经营条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武汉营商环境非常好,武汉政府支持实业。”李东生说,企业已追加t4投资,将350亿投资增至385亿,产能将从每月45k增至48k,另一条t3产线也增加了近40亿元投资。未来还会在武汉规划下一条柔性生产线。
6月23日,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无人工厂”t3项目显示面板生产线运行中。记者高勇 摄影
柔性屏产线达产后产值将超300亿元
助推“芯屏端网”集群发展
下月,华星光电第6代柔性AMOLED显示面板项目(t4项目)phase2和phase3产线将陆续迎来新设备,待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可满足全球AMOLED智能手机屏5%的总需求,这将在海外占主流的柔性显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从这条产线下线的柔性折叠屏,厚度仅有0.35毫米,可实现180度折叠,折叠后可单手握持,在可靠性方面,据悉已通过20万次动态折叠测试,相关产品已用于国内某品牌手机,市场反映良好。
据了解,柔性屏幕是现在智能手机最高端的产品。柔性屏幕不仅可以使手机无边框设计成为可能,还可以制成各种曲面产品,如可折叠移动的影院、透明的柔性智能电话、会“说话”的柔性智能背包等,应用于智能家居、运动时尚、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
2020年,武汉华星光电将量产多款柔性折叠屏产品。
“我们相信武汉一定能够在未来的中国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李东生说,TCL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在湖北、武汉的投资力度,助推制造业和“芯屏端网”战略产业集群发展,为湖北疫后重振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武汉市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