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隶属广东省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惠州西北部,地处深圳都市圈,毗邻广州都市圈,东南与河源、博罗接壤,西南与从化、增城相邻,北与新丰县相连,坐享珠三角核心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双重红利。全县总面积2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万,辖龙田、龙江、龙华、麻榨、永汉、龙潭、地派7个镇,龙城、平陵2个街道办事处和蓝田瑶族乡,南昆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县内有市属油田林场1个,县属密溪林场1个。



龙门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奋力谱写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为目标,铆足干劲抓发展、促发展,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绩。2023年,新引进TCL、德赛等企业项目53宗,协议投资额211.89亿元。全县实有经营主体3.37万家,增长23.1%;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81.78亿元,增长31.3%。


广河高速、大广高速、武深高速、汕湛高速、韶新、惠龙高速6条高速穿境而过,距广州1小时车程、距东莞1小时10分钟车程、距深圳1.5小时车程,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



广河高铁已正式动工,在龙门设有站点,通车后到广州仅需半小时,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潜力巨大。



生态环境优越


    

龙门是广东首个省级生态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生态明珠”,全县森林覆盖率73.91%,境内有6个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公园,3个湿地公园,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境内有南昆山、桂峰山两座生态名山。南昆山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入选“广东十大最美森林”,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森林覆盖率高达96.93%,空气中负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3.6万个。


旅游资源丰富



龙门的山、水、泉、林、瀑、湖等旅游资源一应俱全。地热资源储量大,医疗保健价值高,是全国首批、全省首个“中国温泉之乡”。近年来,以温泉休闲和森林山地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提升,已经形成了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四大旅游板块。全县开发有旅游景区20处,景点44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5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中国五星级温泉企业4家。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世界森林温泉保养地”“中国天然氧吧”等15个旅游品牌,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十强。 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721.12万人次,增长58.4%,实现旅游收入35.5亿元,增长56%。


文化品牌响亮


龙门文化底蕴深厚,是客家、广府和瑶族文化的交集地,连续三届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全国“三大农民画”之一的龙门农民画,被誉为“广东文化名片”,相继走进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文博会,多次代表广东省特色文化到国外展览;建有第一家国家级农民画博物馆,236幅龙门农民画被中央文明办采用作为公益广告在全国宣传展示,多次被选为国礼,并荣获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连续三届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蓝田瑶族乡是广东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狗”是蓝田瑶族少女们的“成年礼”,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社会文明和谐


龙门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金牌,获得“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连续10年全市第一,平安考核连续5年全市第一,获颁平安建设省级荣誉“平安鼎”。龙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前来龙门投资的客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落户龙门的企业可享受“绿色通道”“一站式”“代办制”等贴心服务,重点项目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


优势产业突出


龙门是粤中地区主要建材生产基地,是惠州市构建“2+1”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龙门举全县之力打造千亿级龙门工业园,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储能、智能制造、医药与生命健康制造业及乡村振兴新产业 (现代农业、文旅、农旅、体旅、民宿)等,着力推动龙门经济高质量发展。